close



住竹南一個多月了,婆婆也已出院,現每天的生活就是煮煮兩餐,還有就是和傭人一起幫婆婆練習走路
前天,老公的阿姨聽說我很喜歡吃她做的粿,拿了兩包艾草給我,還有一包已脫水壓干的漿糰,順便口述了做法
都沒有一定的量,什麼都是大概,還說艾草放越多越好吃,看來我也只能憑感覺做了
今天我的做法是:
艾草洗凈,開水燙個幾分鐘撈起,放入冷水中漂涼再擠干水分,然後用刀背剁碎(阿姨是這樣講的)
再加入二砂一起煮到艾草變軟,糖水被完全吸收,感覺就是乾乾的沒有水份了(加了蠻多糖,阿姨說皮有點甜甜的較好吃)
再加入糯米漿糰和兩匙油搓揉至均勻有彈性,至于揉到什麼狀態,這部分我比較不會拿捏,我是揉到差不多有耳垂的軟度(說真的我也是憑感覺,不知對不對,阿姨也沒講的很清楚)
裝入已抹油的容器中,拿去電鍋蒸30~40分鐘,途中要攪拌攪拌,反正蒸到熟就可以了(這次蒸出來的效果還不錯呢)
要趁熱抓一團團的壓扁包餡就可以了(這次包了兩種餡,自家煮的紅豆餡和大姑炒的蘿卜絲肉末餡)
試吃了一個,皮軟軟QQ的很好吃,對我來說艾草味重了些,不過大姑很愛這個味道就是了
不知放一晚,這個皮會不會很硬,到時再來試吃看看
當時在蒸的時候超緊張,生怕蒸出來的皮太硬太Q,沒想到皮還蠻軟Q的,第一次試做算是成功了
只可惜沒有秤,沒辦法詳細的紀錄這次的用量

PS:放了一晚,皮沒有變硬呢,還是軟軟的蠻好入口,只是餡再可以多包一些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gling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